【数字盘活红色阵地】先锋故地二:柔石故居——努力探寻光明的一生

编者按

 为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系列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深入挖掘浙江“三个地”的政治资源和丰富内涵,发挥浙江红色文化的实践育人功能,围绕数字浙江建设持续发力,经管学院党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主题活动。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故居,承载着历史的见证,讲述着革命人物红色精神的初心。通过对浙江革命故居的资料查找、实地调研、人物采访等,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助力探索数字变革“浙江方案”,传承红色基因,体悟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

先锋故地二:柔石故居——努力探寻光明的一生

人物介绍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宁海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青年革命作家。在鲁迅支持下,创办“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朝花旬刊》等刊物。

故居简介

 柔石故居位于宁海县龙街道西大街柔石路1号,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柔石故居为旧式木结构三合院建筑。西厢和西大房、厨房等半个院子为早年柔石父亲先租典、后相继购置的。柔石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西厢北首间原是柔石与夫人吴素瑛在1920年冬完婚时的“洞房”,柔石在这里教夫人读书、识字。楼上南首间是书房,柔石平时在此读书写作。小堂前则是会晤亲友地方。故居东侧原有一小石桥,桥上镌有“金桥柔石”四字,“柔石”、“金桥”笔名由此而来。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柔石故居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1960年宁海县人民政府整修了柔石故居,鲁迅夫人许广平为之题了“柔石故居”匾额;196210月故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12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2月被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9月故居内柔石纪念馆开馆;200410月柔石故居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柔石故居的匾额

故居现状

 故居目前采用了大数据的形式,人们可以在线上重温入党誓词,重新回忆自己入党的初心;线上红色学堂的开设,使人们能够通过观看《柔石烈士传》对柔石这一人物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人们足不出户,便可通过线上参观柔石故居,全方位近距离地了解故居。不仅如此,故居还开设了意见建议、线上预约、风采展示等栏目,让参观者有一个良好的体验。

柔石故居的数字化元素

 柔石故居现阶段所采用的数字化元素能够更为方便和快捷地发布更加具有个性化的信息,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文字、语言、图片或者相互交流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使教育活动更直观、更便捷。

数字化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和当地居民对红色文化的体会与感悟,故居的负责人计划通过完善在线导览服务,建立故居遗产动态场景化展览,讲述故居文物的前世今生,使游客沉浸式体验故居的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