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系列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深入挖掘浙江“三个地”的政治资源和丰富内涵,发挥浙江红色文化的实践育人功能,围绕数字浙江建设持续发力,经管学院党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主题活动。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故居,承载着历史的见证,讲述着革命人物红色精神的初心。通过对浙江革命故居的资料查找、实地调研、人物采访等,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助力探索数字变革“浙江方案”,传承红色基因,体悟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
先锋故地四:吴锦堂故居——万家生佛,一代爱国巨子
人物介绍
吴锦堂(1855 -1926),旅日爱国侨商,近代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吴锦堂热心公益事业,关爱旅日侨胞,孙中山曾以“热心公益”匾相赠。他在创建和发展华商组织、资助华侨公益事业、维护华侨权益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家乡人民为他敬献挽联:“抱济世热忱,推食解衣,不愧万家生佛;奋海外事业,含辛茹苦,允推当代人豪。”
故居简介
吴锦堂故居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东山头村,于1986年8月被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六柱七檩二层楼房,总体为五开间布局,明间4.4米,次间3.8米,前设檐廊,梢间与面宽5.1米、进深3.3米的两间厢房连接,形成三明二暗的建筑格局。天井石板铺砌,面积39平方米,前筑围墙连贯东西厢房。
故居系吴锦堂侨居日本神户时所建,围墙正中置砖石门楼,门楼砖雕题额,外书“日升月恒”,喻事业正在兴旺,内作“兰芳桂馥”,喻德泽长留后世,明间正中悬挂吴锦堂像,建筑构建与内部装饰古朴典雅。
故居现状
通过寻访者对吴锦堂故居的调查,了解到吴锦堂故居的数字化十分匮乏,屋内展览仅采取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并没有突破传统的展示模式。故居数字化可以帮助游客更好、更方便地了解到历史故事,感受革命文化,因此加强故居的数字化建设十分必要。
数字化建议
名人故居是名人精神和文化延续的一个重要载体。随着历史的沉淀,不断地为名人故居增添文化、经济价值。故居景观是名人资源的外在载体,名人资源则是故居景观的内涵。名人景观要保护,名人资源要利用。这两者关系是紧密相连、并存而行,缺一不可。数字化技术在名人故居的利用和推广,可以使景点管理更完善、信息更新快、服务更全面,因此数字化值得在名人故居进行深入探索和广泛推广。
故居的保护坚持以历史原貌为基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复和改造,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风貌环境。同时作为当地文化特色产业的发展,大力保留历史人文背景,支持开展博物馆、文化研究、艺术展览等人文活动。重点故居类文物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宣传教育,例如,重点故居建立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了解名人的人文历史特点、室内的装饰装潢、曾居住的任务历史背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