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系列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深入挖掘浙江“三个地”的政治资源和丰富内涵,发挥浙江红色文化的实践育人功能,围绕数字浙江建设持续发力,经管学院党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主题活动。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故居,承载着历史的见证,讲述着革命人物红色精神的初心。通过对浙江革命故居的资料查找、实地调研、人物采访等,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助力探索数字变革“浙江方案”,传承红色基因,体悟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
先锋故地十六:包定故居——浙江红旗第一飘
人物简介
包定(1901——1930),名本锭,号次庵。7岁上私塾读书,后转入亭山高等小学,1918年毕业后由宁海县知事吴葆诚委任为私立桂林国民学校校长。包定擅长文学,工诗善词,著有《鹅湖遗矩》,收集诗词213首,被时人誉为“亭旁才子”。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包定、叶信庄、包昭光、梅其彬、任畴等中员,以亭山小学为据点,以教员为职业,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5月26日,在三门大地上爆发了威震浙东的亭旁起义,包定任亭旁起义总指挥,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27日遭***省防军第五团及宁海、临海两县军队围攻,包定率众与敌激战于虎陇头。终因腹背受敌,寡不敌众,遂化整为零,隐蔽分散,起义宣告失败。包定和任畴、叶信庄、包照光、梅其彬等领导人相继被捕入狱。1930年6月22日,包定在杭州被***当局杀害,时年29岁。
包定塑像
故居简介
包定故居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包家村,其所在的亭旁起义红色遗址群是浙江省旅游局公布的第一批浙江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故居为木结构一进四合院,占地面积650平方米,较为简朴破败。包定故居一直由包定后人居住照管。
包定故居外景
2018年,为用好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重点村的政策优势、资金优势,相应省政府号召,挖掘发扬红色精神,发展亭旁镇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包定故居被政府征用,进行修缮。西侧耳房被改为借书吧;东西侧厢房以包定烈士人生分为孝子、才子、赤子三个部分分别进行展示;后罩房被改为第一教学课堂,内设投影仪以及数张条凳。
故居内部陈设
数字化现状
故居门口贴有醒目二维码,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浏览红色革命景点的概括简介;疫情期间游览故居通过网络实现线上预约,严格控制景区流量;故居内设一个富有红色气息的小讲堂,故居依据游客流量,依托现代技术进行分析,按照周期规律通过投影仪播放相关传承红色基因与记忆的纪录片;故居内展厅有放置液晶电视,播放影片,向游客讲解包定的生平;故居所在的亭旁起义红色遗址群拥有一个公众号——浙江红旗第一飘,会定时发布一些关于红色文化旅游的文章,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扫描二维码可查看故居简介
数字化建议
当前包定故居仍采用钥匙开门的方式对故居进行安保管理,故居展厅内的摄像头也不够先进。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并不止步于红色文化的传承,还应有利用数字化“监控安保”技术,建成可视化报警管理平台,实现24小时全方位数字系统监控,并设立数字门禁系统,实时监控故居游客数量,以免人数过多对文物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