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系列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深入挖掘浙江“三个地”的政治资源和丰富内涵,发挥浙江红色文化的实践育人功能,围绕数字浙江建设持续发力,经管学院党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主题活动。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故居,承载着历史的见证,讲述着革命人物红色精神的初心。通过对浙江革命故居的资料查找、实地调研、人物采访等,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助力探索数字变革“浙江方案”,传承红色基因,体悟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
先锋故地二十三:俞秀松故居——为兴中华 功德万秋
人物介绍
俞秀松(1899~1939),又名寿松,字伯青,化名王寿成,诸暨大桥乡人。他是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员,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是党内历史上最早与王明交锋的斗士,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讨伐军阀陈炯明东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一等书记、旅莫斯科支部支委、新疆反帝联合会秘书长、新疆学院院长等职。1939年2月,俞秀松因受王明、康生诬陷,在新疆逮捕入狱,转押去苏联,在“肃反”扩大化中被害。1962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了烈士光荣证书,以表彰俞秀松对革命的功绩。
故居简介
俞秀松故居位于诸暨市次坞镇溪埭村682号,坐北朝南,共三进楼屋,系清代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458.77平方米。第一进为门楼, 共二层,上为阁楼,下为回廊。第二进为正屋,三间二弄楼房, 穿斗式构架。天井东西两侧为厢房,二开间。东侧厢房为俞秀松少年时生活居所,门楼上阁楼原为俞秀松学习书室。1999年,在纪念俞秀松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共诸暨市委、市政府出资整修故居并设立陈列室。正屋楼下明间辟为“秀松长青冥冥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俞秀松烈士的一生”陈列,展出俞秀松生前各种生活用品和资料等。右侧次间原为俞炳生(俞秀松的大伯)居室,修缮了灶台,配置了饭桌、条凳、碗柜等生活用具。左侧次间原为俞忠生(俞秀松的二伯)居室,配置与右侧次间相同。其余各间均作原状布置。
数字化建议
俞秀松故居目前还没有采用数字化展览,为了让故居“触手可及”,并出于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故居可以利用多媒体交互系统、AR增强现实、全息成像等展示技术让游客能更详细、更清楚了解俞秀松生平事迹及故居文化历史,为故居宣传提供新模式、新渠道、新思维。
同时也可采用线上VR全景智能展示系统模式,体验者可用电脑、手机、PAD等通过二维码或官网链接进入VR全景系统参观,利用图片、文字、视频、模型、热点交互、延展阅读、观展留言、互动体验等手段,真实再现实体展示内容全景式地展示俞秀松故居。根据数字展示需求为俞秀松故居定制AR展示系统:在照片、书画位置分别设置识别码,体验者通过扫码体验相关数字内容,并为故居配置两部PAD供体验者进行参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