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系列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深入挖掘浙江“三个地”的政治资源和丰富内涵,发挥浙江红色文化的实践育人功能,围绕数字浙江建设持续发力,经管学院党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主题活动。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故居,承载着历史的见证,讲述着革命人物红色精神的初心。通过对浙江革命故居的资料查找、实地调研、人物采访等,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助力探索数字变革“浙江方案”,传承红色基因,体悟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
钱学森故居:幽幽小巷里走出“航天之父”
人物简介
钱学森,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学森
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0年钱学森回国受阻,并受美国方面监禁,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故居简介
钱学森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号。方谷园在解放路以北,是一条很短的小巷,夹在马市街和直大方伯之间。
钱学森故居是一个三进民居,由两个天井相连,还有一个后花园,房子为木结构,主色调为老红色,至今它的所有人一栏中登记的还是“钱学森”的名字。目前故居还在修缮中,属于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故居内陈设
数字化建议
数字化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将传统展览方式与数字化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并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呈现在观众面前。数字化的故居拓宽了传统故居的服务时间和空间,也凸显了故居原有的信息化特征。展览新技术的应用,强化了展览的效果,特别是弥补了仅以文物展示无法比较全面地展示相关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的不足,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为观众呈现出更加逼真、氛围更加浓厚的情景再现。充分满足了观众亲身参与、与观众产生积极互动的展览空间。故居数字化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多地让观众体验到其中的快乐,提升了故居内娱乐休闲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