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盘活红色阵地】先锋故地三十一:周志苍故居——红色星火,代代相传

编者按

 为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系列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深入挖掘浙江“三个地”的政治资源和丰富内涵,发挥浙江红色文化的实践育人功能,围绕数字浙江建设持续发力,经管学院党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主题活动。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故居,承载着历史的见证,讲述着革命人物红色精神的初心。通过对浙江革命故居的资料查找、实地调研、人物采访等,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助力探索数字变革“浙江方案”,传承红色基因,体悟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


先锋故地三十一:周志苍故居——红色星火,代代相传

人物简介

 周志苍(1911—1945),浙江省景宁县家地乡坪坑村人。出身贫农家庭,打短工糊口,备受压迫、剥削之苦。19343月,在福建寿宁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团,转战寿宁、景宁边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景宁最早的红军战士、共产党员。后调任中共闽东特委警卫二班班长,勇敢多谋,深受组织信任。20054月,为缅怀革命烈士,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鹤溪寨山革命烈士陵园为周志苍先烈建造纪念碑。

故居简介

 周志苍烈士的故居,其房子纯属木头结构,面积约50平方米,已破烂不堪了。而邻近其故居的“周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五年,正厅上挂着“报本堂”三个大字,两边柱上刻着:“教诗说礼大能佑启后人真是宗功祖德;畅露感霜不敢遗忘前烈乃为孝子慈孙。”大门的柱上联是:“左而昭右而穆我子我孙当尽尊卑次第;木也本水也源尔夫尔妇须知伯叔同根。”这几句话是对周志苍烈士忠义一生的最好诠释,同时也将延续周志苍烈士的革命香火。

数字化建设

 周志苍故居目前还没有发展数字化展览,在革命烈士故居设计中,需简约而不简单,丰富而不复杂,从形式上改变展厅的传统展陈风格,融入数字多媒体展示技术,以悠远、浓郁的历史和红色文化背景为衬托,以时间发展为主线,展示周志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同时近年来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结合数字多媒体展示技术,对周志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等进行数字化还原,也能充分展示革命先烈崇高的奉献精神。

 对于周志苍烈士故居的设计来说,由于其定位的特殊性,其主要受众是青少年群体和市民为主。因而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历史人文可视化展示,达到传承周志苍革命先烈精神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