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会议以“坚持创新深化,凝聚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等重要论述精神,学习研讨浙江“浦江经验”“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院党委书记杨竞红主持会议,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会。
申屠盼晨领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
刘远就坚持创新深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主题发言: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教育引导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积极推进新商科专业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聚焦学院办学定位和建设基础,做好专业发展“新陈代谢”。三是持续优化培养方案,做好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载体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四是创新育人模式,探索校企、校际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力。强化科研育人,推进学风建设,提升考研深造率和深造质量。五是提高教学管理服务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六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标对表,精准施策。
杨竞红就深入学习践行浦江经验作交流发言。她指出,2003年,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浦江下访接待群众,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20年来,逐步形成以“变群众**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并在全国推广。针对基层工作中,对于存在问题易忽视、易懈怠、易简单上交的现象,杨竞红结合“浦江经验”学习就后续调研整改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敢于正视矛盾,敢于到问题最尖锐最集中的地方,锤炼作风,提升解决难题的本领。二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善于向群众求教、向师生问策,善于吸收师生的合理化建议,把问题从根上解决。三要在过程中得民心,走好群众路线,扎实推进“四个一”联系制度,用真心赢师生心。
郑小碧就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作交流发言。他指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展现历史的主动性,主动干预,主动谋划,打破“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二是符合历史的合理性,“千万工程”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历史实践,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三是具有历史的前瞻性,20年前提出的“千万工程”,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提倡的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四是富有历史的示范性。“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对中西部地区和浙江欠发达区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他中心组成员围绕学习内容作交流发言,就如何深化创新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结合“浦江经验”“千万工程”,助力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