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2022-2023)》、中非贸易(金华)指数两项最新中非经贸研究成果发布

2023118日上午,我院两项最新中非经贸研究成果《中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2022-2023)》中非贸易(金华)指数2023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开幕式上发布。

浙师大副校长张建珍发布两项成果

开展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研究、服务浙江对非合作,是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的特色研究领域。浙江师范大学中非经贸研究团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以“新时代中非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浙江实践与经验”为主题,推出《中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2022-2023)》,这是团队发布的第七份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分主报告、专题报告和人物访谈三大部分。主报告分为四篇,包括理论与趋势篇、产业与市场篇、平台与企业篇、政策与启示篇。其中,理论与趋势篇包括全球价值链升级与浙非产能合作、国际产业链重构与浙非产能合作、“地瓜经济”与浙非产能合作。产业与市场篇分别探讨了浙江省基建行业、纺织行业、能源行业、装备制造业与非洲国家产能合作的现状与趋势。在平台与企业篇中,分别以浙非服务中心、脉链集团、传音集团和华友钴业集团为案例,探讨平台与企业如何助力中非产能合作转型升级。在政策与启示篇中,报告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系统总结浙江省金华市高质量推动与非洲在经贸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的实践与经验。同时,报告还探讨了现代易货贸易在中非产能合作中的新机遇。

研究团队还深入实地调研,采访了大量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并专门撰写了人物访谈录。报告内容丰富多彩,立意清新鲜明,是中非经贸研究领域一份有价值、有新意的专题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化浙非产能合作研究、推动中非产能合作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启示意义。

《中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2022-2023)》


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在国内首次创新研发了中非贸易(金华)指数,相继发布了中非贸易指数国别报告、中非贸易指数年度报告、中非贸易指数月度报告、中非贸易指数咨询报告。中非贸易(金华)指数包括空间、时间、水平、趋势4个维度,下设进口、出口2个二级指标和贸易规模、质量等4个三级指标以及贸易总额、占比等7个四级指标,由此建立可量化的综合指数体系,科学监测中非贸易合作的动态变化和发展水平,为国家对非贸易战略的落地提供地方经验,为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信息参考,为企业把握市场动态提供及时“风向标”。不同于国内其他针对特定区域(国别)的贸易指数,中非贸易(金华)指数突破了年度、国家和规模层面的限制,实现了维度、指标和价值三个层面的创新。





 2023中非贸易(金华)指数月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