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第二届研究生“学术科研周”隆重开幕


20241223日下午,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第二届研究生“学术科研周”开幕式在正阳会议中心举行。研究生院副院长向道红、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王林辉、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馆长毛丰付、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杨竞红、党委副书记严建春及各学位点(方向)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及全日制研究生参加,副院长郑小碧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照片)


开幕式环节,研究生院副院长向道红、学院党委书记杨竞红先后致辞,导师代表刘爱兰、研究生代表张国义分别发言。

向道红代表研究生院向第二届研究生学术科研周的胜利开幕表示祝贺,并对各位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向道红指出,本届学术科研周的举办契合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强调本次活动将发挥学术交流的桥梁作用,为研究生搭建展示才智、互学共进的广阔平台,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研究生院副院长向道红教授致辞)

杨竞红书记代表学院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杨书记强调,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经济与管理类高级人才为宗旨,此次丰富多样的学术科研周活动将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创新思维,助力青年学子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

(学院党委书记杨竞红致辞)


导师代表校聘教授刘爱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分享对科研工作的思考与感悟。她强调研究生阶段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黄金时期,鼓励学生在科研道路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在科研过程中要注重问题导向,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持续深入的学术研究来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她建议同学们充分利用此次学术科研周的平台,加强学术交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导师代表校聘教授刘爱兰发言)

张国义同学代表全体研究生向学院精心组织学术科研周活动和老师的精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以自身求学经历为切入点分享了一年来科研历程的体会。他引用乔布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号召同学们始终保持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的学习态度,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同时,他呼吁研究生群体要善用“学术科研周”这一平台,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激发创新灵感,为科研发展注入新活力。

(研究生代表张国义同学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王林辉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人物属性和职业可替代风险”的讲座;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馆长毛丰付教授作了题为“做面向时代需要的研究:我的经济学探索之路”的讲座。

王林辉教授基于最新研究成果,采用机器学习模型,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动态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不同职业的替代风险。王教授认为,替代风险与职业特征密切相关,需要较强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的职业替代风险较低,而程序化、重复性强的职业替代风险较高。

(王林辉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技术、人物属性和职业可替代风险”讲座)

毛丰付教授分享了在四个学术发展阶段的研究心得。他强调研究工作要把握时代脉搏,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密切关注现实问题;年轻学者要保持创新精神,同时要注意学术积累的连续性;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学术研究不仅要追求理论突破,更要注重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毛教授特别强调,时代需求是最大的市场需求,只有面向时代需要的研究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毛丰付教授作题为“做面向时代需要的研究:我的经济学探索之路”讲座)

讲座结束后,面对青年教师刘宇佳关于AI分类的提问,王林辉教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研究方法的前瞻性;针对黄巍巍老师提出的学术创新与积累的关系,毛丰付教授以生动的案例,诠释了“厚积薄发”的研究之道。最后,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王林辉教授和毛丰付教授的精彩讲座也成功开启了“学术科研周”的序幕。

(刘宇佳老师和黄巍巍老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