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下午,2024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正阳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承办,金华润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支持,论坛主题聚焦“新时代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金华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新宇、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建珍、尼日利亚古绍研究所指导委员会主席阿布巴卡尔·穆罕默德·优素福、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会长张振克等领导应邀出席论坛并致辞。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院长陈宇峰主持开幕式,涉非企业、商会代表、国内外学者专家等中外高校师生代表近300人参加论坛。
开幕式上,浙江师范大学校副校长张建珍代表浙江师范大学向出席此次论坛的中外嘉宾、专家学者和各位领导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发展情况。
张建珍指出,浙江师范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已形成中非经贸合作、非洲学术研究、中非教育合作、涉非人才培养、对非校际交流五大领域良性互动的对非研究工作格局。学校连续8年推出中非产能合作发展年度报告、中非经贸研究丛书、中非经贸译丛等系列研究成果,并在全国首发中非经贸指数。由浙江师范大学牵头参与的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中非合作论坛—智库论坛、中非智库合作网络倡议、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均被列入9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
张建珍表示,浙江师范大学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非洲50国学者的重要复信精神,以更强担当、更大作为、更好成果为中非经贸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助力中非产业深度对接,助推中非产业合作转型升级与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校副校长张建珍致欢迎辞
金华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新宇代表中共金华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嘉宾、企业家表示热烈欢迎。张新宇指出,近年来,金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度重视对非关系拓展,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九项工程”“十大伙伴行动”为引领,全面促进对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目前,金华已与非洲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连续9年占全国对非出口总额8%以上、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张新宇表示,9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明确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努力方向和实现路径,深化对非合作提供了遵循。金华将充分发挥金华对非交流合作优势,推进与非洲在经贸产业、平台建设等方面务实合作,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金华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张新宇致辞
尼日利亚古绍研究所指导委员会主席阿布巴卡尔·穆罕默德·优素福在开幕式致辞中对论坛的举办致以热烈的祝贺。优素福指出,中国电子商务加速发展助力了非洲品牌和产品的推广,电子商务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转型增加了非洲外贸产品的附加值,为非洲经济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也为中非产业未来更好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尼日利亚古绍研究所指导委员会主席阿布巴卡尔·穆罕默德·优素福致辞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会长张振克祝贺2024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论坛顺利召开。他指出,中非合作看浙江,浙江对非合作看金华,金华校地双方携手开创对非合作的新篇章,在全国树立了良好的典范。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积极开展的一系列对非经贸合作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经贸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对非经贸合作。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会长张振克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成果发布与主题演讲阶段,浙江师范大学中非经贸研究中心主任黄玉沛围绕学术、教材、平台做成果发布,6位国内外嘉宾围绕新时代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分享。
黄玉沛指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中非经贸研究团队在前期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中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2023-2024)》《中非贸易指数(2023-2024)》《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非建立深度自由贸易区的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等系列学术成果,成功编撰跨境电子商务系列教材(2024);并提到在2024年6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经济与中非经贸研究中心成为省级新型智库联盟“浙江省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智库联盟”成员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中非经贸研究中心主任黄玉沛作成果汇报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张振克在会上做题为“非洲可再生能源动态和跨境电商合作路径”的重要演讲。
张振克指出,非洲不同国家能源结构差异较大,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旺盛,非洲的电力匮乏区对分布式太阳能和储能充电产品的需求加速更多产品走进非洲,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助力非洲国家电商的崛起和发展。中国电商企业应该把握非洲电商的新市场,创新非洲跨境电商合作路径,通过建设互利共赢、责任共担的平台体系优化跨境电商合作模式。
张振克作《非洲可再生能源动态和跨境电商合作路径》报告
中国亚非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以“非洲数字经济发展新态势与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前景”为题进行演讲。
张忠祥指出,近年来,浙非产业合作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中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度延伸,建设数字非洲已成为非洲联盟和诸多非洲国家的共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的关键领域。张忠祥认为,深化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的新路径,需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以完善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的总体布局,加大对非数字经济投资力度,助力非洲国家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展人才交流与能力建设,帮助非洲培养数字化人才。
张忠祥作《非洲数字经济发展新态势与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前景》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南非中心主任杨宝荣围绕“跨境电商与零关税待遇之间的产业合作思考”这一主题进行演讲。
杨宝荣指出,“丝路电商”合作不断推进,已经促使中国与卢旺达建立了电子商务合作机制,推动了中国企业投资海外仓建设。他建议国内企业应该把握好“货币流+技术规模性转移新趋势”的市场关键方向,抓住中非经贸向政党、军事、技术、派驻等多领域扩展的利好态势。
杨宝荣作《跨境电商与零关税待遇之间的产业合作思考》报告
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陈进以“全球经贸趋势与跨境电商新发展”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陈进指出,全球贸易发展已形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的新格局,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度过暴发式增长时期,向稳步增长期转变。全球跨境电商面临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国内品牌不断向海外市场拓展、社交属性增强、物流与配送服务升级的新机遇。
陈进作《全球经贸趋势与跨境电商新发展》报告
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颁发的“‘中尼友谊奖’、‘中尼友谊贡献奖’”获得者、尼日利亚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埃菲姆·恩卡姆·乌比作题为“中非贸易合作—通过现代化和工业能力突破障碍”的演讲。
乌比表示,自2000年以来,中非合作论坛(FOCAC)是推动非中关系的平台,对中非合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在贸易、投资、农业、技术和非洲基础设施等方面。他指出,良好的治理和有效的援助政策将助力非洲发展,非洲应该借鉴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大力发展工业部门以实现国家和地区的真正发展。
埃菲姆·恩卡姆·乌比(Efem Nkam Ubi)
作《中非贸易合作—通过现代化和工业能力突破障碍》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中非经贸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志娜发表题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非贸易发展趋势与走向——基于2024年中非贸易指数”的演讲。孙志娜基于统计指数理论构建中非贸易指数,并根据中非贸易指数从整体、规模、价格、质量、均衡五个方面分析中非贸易的基本特征。她指出目前中国对非洲的出口规模强劲、进口规模收缩,中非贸易商品的进出口价格均有所提升且结构持续优化,中非贸易的来源与市场已实现双均衡发展。
孙志娜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非贸易发展趋势与走向——基于2024年中非贸易指数》报告
成果发布与主题演讲阶段结束后进入“企业圆桌论坛”阶段,由浙江师范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李一鸣副教授主持、六位企业家代表共同参加。
“圆桌论坛”基于9月初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中非十大伙伴行动倡议”,以“投资机遇”“投资环境”“投资收益”及“中非经贸发展”为切入点,对新形势下企业出海非洲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刻交流探讨,为中非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新视角,为地方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助力。
企业圆桌论坛
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副院长郑小碧进行总结,他感谢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感谢前来赴约海内外专家学者、各位嘉宾、朋友,感谢为论坛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他指出本次论坛以“新时代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新背景下的中非产业合作机遇、举措以及投资风险防范等开展研讨、共商对策,为中非双方携手推进公正合理、开放共赢、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态友好、和平安全的现代化,提供了积极有效的策略支持与贡献。
郑小碧作总结发言
图片 | 应琳歆
文字 | 申晓娅、蔡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