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经贸合作的企业深度与角色丨浙师大助推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会“中非合作”专场企业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6-09浏览次数:10

作为浙师大助推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会“中非合作”专场核心活动的“企业圆桌论坛”于202565日下午在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成功举办。金义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利君,浙江对非控股集团总裁、义乌市中非商会会长朱舜,张酋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尼日利亚华商联合会会长张光宇,浙江脉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妙红,伊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孟军,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金华营业部总经理助理潜慧,浙江稠州商业银行金义自贸区支行业务负责人陈绘楚以及Egatee非洲商机网运营合伙人邱敏等8位企业家深度参与对话和交流。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郑小碧教授主持本次企业圆桌论坛。


 首先,8位企业家代表介绍了所属企业涉非业务概况,随后大家围绕“推动金华对非经贸与文化合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从企业如何赋能中非产业合作、商会如何助力涉非企业融入非洲、金融机构如何为中小企业对非投资提供全周期资金保障等进行探讨。

龚利君介绍了金义综合保税区的经验。金义综合保税区是集合自贸区和综保区的高水平内陆开放平台,目前已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累计对非贸易超过150多亿。综保区主要以进口业务为主,其中非洲进口业务占对非贸易的90%以上,主要涉及铜、铝、木材和特色农产品。对非出口方面则以纺织服装、日用百货为主。目前随着非洲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高新技术产品比如说智能家电、汽车、硬件、太阳能光伏板等的出口也在逐步增长。得益于金义综保区庞大的仓储容量以及健全的配套设施,不仅金华地区的企业选择入驻,还有很多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也纷纷借助综保区的平台,积极开展对非贸易。2022年开始,在有关部门的牵头指导下,结合金华制造业及物流业的优势,金义综保区也进行了对非易货贸易的新探索,尝试打造一般贸易项下跨国双平台两头易货贸易的新型贸易模式,目前已在尼日利亚及坦桑尼亚两个国家成功试单。产教融合方面,金义综保区与浙江师范大学紧密合作,开展与高校深度融合的探索,目前已建成浙师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企业实践基地,下一步将探索在科学研究等方面与浙师大进行更深入的合作,让高校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引擎以及制度创新的策源地。 


周妙红则分享了脉链通过产业集群走向非洲的经验。周妙红指出,传统企业都经历过为海外企业代工、内销市场代理的经历,该模式导致单个企业难以走出去赚取海外市场的品牌和渠道利润。脉链通过建设公共品牌、海外本地化服务设施和数字化平台,以及市场融合的方式推动产业集群抱团出海,实现品牌出海新赛道。产教融合方面,脉链是浙江师范大学的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参与浙师大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脉链也希望通过产教融合,赋能自己的产业及平台,推动中非产业合作高质量发展。

何孟军指出,中国企业要主动走出去。受到美国贸易战的影响,伊凯将市场拓展到了阿尔及利亚等非英语国家。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伊凯主动参加当地的展览,招聘当地员工进行地推,提前做好相关产品在当地的认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邱敏分享了公司在非洲经营的经验。邱敏指出,中非存在许多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早期很多企业在对非贸易中因为这些差异产生了沟通上的问题。邱敏认为,中国的企业要找准自身的定位,是单纯的工厂、工贸一体,还是贸易商,还是品牌,不同的定位的出海策略不同。邱敏建议企业要真正走进非洲去了解具体的情况,再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选择相应的发展路线。 

张光宇作为尼日利亚华商联合会会长,已扎根非洲二十多年。张光宇指出,很多企业在出海初期,因为对非洲的认知非常有限,所以踩过很多坑。他所在的商会也经常遇见因为不了解当地政策导致经营遇到困难而前来需求帮助的企业家们。他认为,企业在出海前要对当地的文化、法律法规有必要的认识,进入当地后要努力适应当地的文化、政策,积极向上社交,提升中国人在海外的形象,这样才能拿到好的订单。 


朱舜作为义乌市对非商会的会长,已进入非洲市场三十余年。他认为,浙商进入非洲市场目前遇到的较大问题是支付问题和信任问题。朱舜认为非洲不同地区的文化、观念差异非常大,企业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把握对非合作的机遇。同时,也要重视在非洲的文化宣传工作,将中国的文化、理念、价值观传播出去,为企业走进非洲打下良好基础。很多非洲当地人还是受到西方媒体的影响,对中国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所以中国在非洲积极发声迫在眉睫。

 


潜慧指出,中信保目前对全球包括非洲在内的192个国家有相关的风险研究,其中69个国家是特殊国别政策,而非洲国家占了三分之一。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扩大贸易的重要手段之一,由国家为出海企业提供兜底保障。42日中美贸易战以来,浙江省出台政策加大信用保险保费的扶持力度,政府最高可资助80%的保费,甚至部分年贸易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将由政府统一出资投保。同时,中信保有海外企业大数据平台,为出海企业的投资贸易提供建议。另外,在与出海企业的业务往来过程中,出海企业对于熟悉中国文化的留学生以及精通非洲当地语言的中国学生需求非常迫切。希望中信保能跟浙师大合作,为出海企业提供更多服务。 


陈绘楚介绍了稠州银行针对非洲市场高汇率波动和政治风险的情况,构建的“信用保险+人民币结算+供应链融资”的风控闭环措施。首先,针对非洲市场风险与汇率波动、政治风险,稠州银行将嵌入信用保险,同时以人民币结算作为控制汇率波动的方法。供应链融资方面,稠州银行针对订单阶段、生产或备货阶段以及收款阶段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融资项目。另外,稠州银行在对非支付方式方面也进行了创新,比如,在收到尼日利亚奈拉的当天或第二天就为客户完成入账,最大限度规避汇率波动;针对喀麦隆等国家的支付习惯,设置特定的汇款结算方式等。


企业家分享的对非经贸合作深度参与经验及角色为对非经贸合作中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丰富的启示。中非合作具有广阔前景,这为浙师大带来校地、校企合作的巨大发展空间,更成为推动浙师大经管学院、非洲研究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我们也将把握机遇,为金华对非经贸与文化合作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学院电话:0579-82298567
学院邮箱:jgxy@zjnu.cn
MBA招生热线:0579-82298307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非国际商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4.All rights reserved     感谢信息化办公室提供空间和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