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夯实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基石,9月24日下午,经管学院2025年新教师入职仪式暨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在27幢230会议室举行。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资深教师代表等近20人参加。学院党委书记杨竞红主持结对仪式。
学院“青蓝工程”为每一位新入职教师配备了一位导师,联系进入一个科研机构。“青蓝”结对仪式上,陈宇峰院长、杨竞红书记为青年教师成长导师颁发聘书,青年教师为导师们送上祝福。
“青蓝”共话环节,学院邀请优秀教师分享科研、教学、项目申报等工作的经验和感受。李长江老师以“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终极三问,引导青年教师要认清形势,明确身份职责;要坚守初心,继续深耕科研;要明晰目标,做好可持续规划。金水英老师分享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她认为青年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制定个性化授课内容,因材施教;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从学生需求出发,开展项目申报建设;要真诚与学生相处,爱心推动学生成长,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刘宇佳老师重点分享了课题申报经验,她认为一要“深耕平台”,将现有实验室、数据库、学术讲座等资源效能发挥到极致;二要“破壁交流”,主动跨出舒适区,在与前辈同侪的思维碰撞中寻找灵感;三要“持之以恒”,以时刻准备着的姿态,精准捕捉科研机遇。
院党委书记杨竞红领学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并对新教师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坚定政治立场,坚持学术科研有规范、课堂教学有纪律;二是要坚守教育初心,牢记立德树人,潜心专研教学;三是要把握发展方向,结合学校、学院学科发展战略和特色,找准自身教学、科研努力目标;四是要保持积极进取心态,融入集体、融入浙师,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院长陈宇峰作总结讲话。他向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表达了感谢,对新教师表示欢迎并提出三点愿景:一是要“归零”再“融入”,主动融入学院各科研机构和团队,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变。二是要“仰望”定“方向”,基于学院优势特色,绘制个人与学院协同发展的路线图。三是要“转换”快“适应”,迅速调整心态与方法,平稳度过职业适应期。
工会主席刘斌红为新入职教师颁发入职纪念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