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盘活红色阵地】先锋故地一:沙氏故居——沙氏五杰气如虹

发布时间:2021-03-23浏览次数:2652

编者按

 为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系列会议精神,围绕数字浙江建设持续发力,经管学院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主题活动。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故居,承载着历史的见证。通过对浙江革命故居的资料查找、实地调研等,探索数字化在革命故居传承中的应用,助力探索数字变革“浙江方案”,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

先锋故地一:沙氏故居——沙氏五杰气如虹

 沙氏故居位于鄞州区塘溪镇沙村,于2005316号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氏故居其名称中的沙氏是指沙孟海、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文度五兄弟。沙孟海,是五兄弟中的老大,当代杰出的书苑宗师。老二沙文求,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广州起义中牺牲的著名烈士。老三沙文汉,长期从事对***军队的策反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为浙江省第一任省长。老四沙文威,1925年加入共青团,长期从事共产党的情报工作。老五沙文度,是徐悲鸿的得意门生,中共党员。

故居简介

 沙氏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布局由南而北第次升高,为二进四开间院落,占地面积574平方米。前面的一进原来有平屋,因白蚁侵蚀已经拆除改为天井,后进楼房是沙氏兄弟出生、居住、生活过的地方。故居共有二楼,中堂右侧的厢房为接待室,里面悬挂着沙文度画的沙文求烈士油画像;沙文度年轻时留学比利时,曾与毕加索等知名画家一同举办展览。随后,他长期蛰居故乡。疾病虽然给他的生活蒙上了阴影,但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热情,在这里,他默默度过了50个春秋,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现如今大部分都展览于沙氏故居。

故居现状

 沙氏故居如今是用传统的旧物展览方式。其中许多价值不菲的画作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斑落,而采用数字化,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方式。人们在参观文物时,常常会如同走马观花,过而忘之。故居数字化,让文物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器物。

数字化建议:采用虚拟VR

 体验者可进入VR全景系统参观,利用图片、文字、视频、互动体验等手段,真实再现实体展示内容。人们可足不出户,就“走进”了线上的故居,身临其境般了解故居文化历史。单一文物加个简要介绍说明,缺乏一定的互动与感染力,是很难引起参观者深刻的记忆。而在声光电等多种展示手法的完美结合下,具有较强的聚焦性及趣味性,让参观者如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历史带来的深刻。此前的展馆中历史文物与人的距离往往隔着一堵玻璃墙,以固定的角度、固定的视线、甚至有时候是远远的眺望。数字化展厅的发展突破这些传统的展示模式,让展馆内容更生动,参观者与展示内容形成交互,能够加深对展馆内容的了解。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深入地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在这项巨大的工程中,故居需要充分考虑自身实际,大力运用人才、技术、平台等及时开发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足够安全的数字化文物保护系统。让游客们更好的接近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学院电话:0579-82298567
学院邮箱:jgxy@zjnu.cn
MBA招生热线:0579-82298307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非国际商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4.All rights reserved     感谢信息化办公室提供空间和域名